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中国PCB抄板吃透苏27 国产歼11创新显威力
w646427093 | 2014-01-04 15:04:24    阅读:745   发布文章

  中国PCB抄板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意在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经济的垄断,后被用作专门的反向研究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电子设备领域。PCB抄板顾名思义就是电路板复制、PCB克隆或PCB逆向设计的意思,众所周知中国过去严重缺乏军事航天的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其大部分高科技装备都依赖进口,尤其从俄罗斯引进的航天武器装备最多。像国产的歼-7、歼-11、红旗9都有一定的仿制俄罗斯航天装备的成分存在。
  歼-11在苏-27的基础上PCB抄板改板
  可以说,引进设备是引进先进技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采用PCB抄板技术对进口设备进行深入反向解析,从而掌握关键技术,然后生产属于自己的武器装备。据了解,歼-11是在抄板苏-27的基础上改板的,这款飞机从刚开始的生产线引进版到后来基本完全国产化的版本,中间是有差异的。国产化的版本在航空电子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提升,包括飞控系统也进行了改进。到了歼-11B,它与苏-27仅仅是气动外形相似。整个飞机从内部结构包括系统设备,特别是航空电子以及武器,已经完全实现国产化。
  歼-11消化吸收再创新双管齐下
  由此可见,抄板并不是单纯的仿制那么简单,还要靠消化吸收再创新,就是既要吸收他人的技术也要自主研发新技术,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据权威PCB抄板机构龙芯科技(www.pcbqc.com)介绍,所谓双管齐下是指在反向研究苏-27的基础上注入自主创新元素,其中包含芯片解密、PCB设计、SMT/PCBA贴片加工、软硬件开发,然后投入生产。这样的装备除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准外更具备本国特色,与原进口设备相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歼-11就是最好的证明。
  苏-27的引进对于航空工业的推动作用
  从研发的角度来说,歼-11的成功抄板和国产化对中国航空工业本身的推动是巨大的。尽管当时我们已经具备了研发歼-10的能力,但是像苏-27或苏-30这样的双发、大吨位的重型战斗机,在引进的时候,中国并不是完全具备这种研发能力。它的研制手段、生产工艺,特别是对于整个研发过程中各种专业人员的配备,和一般的中小型二代机完全不一样,是全新的知识结构、工艺水平和生产模式。所以,苏-27的引进对于中国在大型作战飞机的研制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当然,中国的正反向科研工作者也有很高的悟性和创新能力,引进这个生产线后,大概不到5年的时间,基本就把苏-27的生产研制模式全部吃透。
  歼-11战机紧急起飞查证外国军机显威力
  自东海防空识别区公布实施后,歼-11战机在赴有关空域执行例行巡逻警戒以及必要的紧急识别查证等任务中备受军迷关注,据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空军上校介绍,2013年12月29日上午,中国空军组织苏-30、歼-11等主战飞机紧急起飞,查证美国P-3、EP-3侦察机2批2架,识别进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日本E-767、P-3、F-15等3型飞机7批10架。相信在PCB抄板的创新驱动下,更多先进的航空电子以及武器将被应用于监控防空识别区内各种航空器的活动情况,以保卫国家空防安全。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泽照科技pcb抄板有限公司www.voipinf.net专业PCB抄板、pcb设计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